
智研瞻產業研究院專注于中國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,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、商業計劃書、可行性研究、市場調研、專題報告、定制報告等。涵蓋文化體育、物流旅游、健康養老、生物醫藥、能源化工、裝備制造、汽車電子、農林牧漁等領域,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、智慧生活、智慧制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消費、新金融、人工智能、“互聯網+”等新興領域。
建筑工程機械行業分析
建筑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,市場規模龐大,企業數量眾多。隨著多種所有制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,建筑行業整體市場化程度逐步提高,行業整體上已處于完全競爭狀態。根據建筑勞務行業的特點,建筑勞務行業生命周期處于成長期,是一個朝陽行業。建筑工程機械又可分為推土機、筑路機、平地機、鏟運機、壓路機、挖掘機、裝載機等工程機械。就國民經濟而言,建筑工程機械的需求與全社會固定凈資產投資規模密切相關,屬于投資拉動型產業。
近十年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,"十三五"期間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產業規模達到了7751億元,比"十二五"增長了69.6%,其中,工程機械進出口總額達到1260億美元,比"十二五"增長了4.39%,其中出口累計1059億美元,增長13.4%,進口累計201億美元,下降26.45%。"十四五"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,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將處于一個新的起點,同時也將開啟全方位的發展時代,智能化、大數據、5G等新技術將賦予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新的發展動力。
從發展趨勢上看,一直以來全球建筑工程機械行業的制造和銷售總體呈上升態勢,而由于機械設備的制造日趨全球化,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們逐漸形成跨國集團,以更好地為全球客戶服務。因此,良好的本地代理關系成為建立產品銷售網絡的決定性因素,而全球化產銷供應鏈也已成為日本、韓國、歐美及中國等行業新興市場在內主要生產商們的重要考量因素。隨著"一帶一路"戰略的推進,建筑工程機械行業相關公司將受益于政策推動與海外市場拓展。
近幾年來,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規模得到快速增長,2020年全行業完成營業收入達到7751億元,同比增長16%,達到歷史最高水平。7月初,《工程機械行業"十四五"發展規劃》正式發布,《規劃》預計到2025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營業收入將達到9000億元人民幣,雖然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有著良好的發展勢頭,但也面臨著新的挑戰。
建筑工程機械產品需求及增長幅度與 GDP、基礎建設投資規模具有較強的相關性,行業景氣度與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幅基本上呈同步正相關的關系,未來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的啟動,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逐步形成,為建筑工程機械行業平穩發展帶來了相應的市場需求,特別是各項基礎設施建設、區域發展布局、城市鄉村建設和民生保障工程等,都需要建筑工程機械的參與,未來市場將保持持續增長。
創新體系建設助推工程機械國產化發展
近年來,工程機械行業創新體系建設有序推進、創新能力顯著提升。截至2021年底,掛牌運行和批準建設的機械工業重點實驗室、工程研究中心和創新中心共計234家。其中重點實驗室110家,掛牌運行97家,正在建設13家;工程研究中心123家,掛牌運行113家,正在建設10家;掛牌運行創新中心1家。重大裝備國產化及重大裝備核心部件國產化方面取得顯著進展。其中不少新型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,主要技術參數和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,助推工程機械國產化發展。
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智研瞻產業研究院《中國建筑工程機械行業市場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》同時智研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、產業研究、政策研究、產業鏈咨詢、產業圖譜、產業規劃、園區規劃、產業招商引資、IPO募投可研、IPO業務與技術撰寫、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。